2024年度全县经济运行情况报告
清水县统计局
2025年2月12日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经济总量大幅提升,增速持续领跑全市,产业结构日益优化,市场活力不断激活。县域经济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强劲发展态势。
一、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一是第五次经济普查成果丰硕。五经普核算我县地区生产总值53.91亿元,全县经济总量首次突破50亿元。较2023年快报数46.04亿元增加7.87亿元,增长17.1%;较2018年四经普基数30.73亿元增加23.18亿元,增长75.4%。其中:一产17.18亿元,较四经普9.83亿元增加7.35亿元,增长74.8%。二产5.7亿元,较四经普1.88亿元增加3.82亿元,增长203%;三产31.03亿元,较四经普19.02亿元增加12.01亿元,增长63.14%。与快报数相比净增的7.87亿元中,体量增长排在前三位的是工业增加值增量2.12亿元,占总增长量的26%;房地产业增量1.48亿元,占总增长量的18.8%;批发和零售业增量为1.16亿元,占总增长量的14.7%,全县工业发展的逐步崛起在带动全县经济发展的有效提升方面作用凸显。
二是产业结构大幅优化。2024年底全县三次产业结构占比30.1:11.4:58.5,二产占比首次突础2位数。较2023年快报数占比37.6:6.4:56相比,一产占比下调7.5个百分点,二产占比上调5个百分点,三产占比上调2.5个百分点。近年来强工业调结构的作用充分显现,二产占比逐步趋于合理。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05、1.66、4.29个百分点,
三是市场经营主体培育成效显著。2024年新增市场经营主体1983户,其中企业486户,个体工商户1464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3户。占存续经营主体的10.8 %。县统计局和主管部门建立临入规企业名录库,专人定期上门培训服务,全年培育“四上”企业 13家,其中工业1家、建筑业1家、房地产业2家、商业9家。新的经营主体和达规企业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是优势产业带动作用明显。一产实现增加值17.49亿元,同比增长6.5%,拉动生产总值增长2.05个百分点。占比较大的粮食、蔬菜两项分别增长2.95%、16.91%,均居全市第一位。产量分别为19.25万吨,17.3万吨。二产实现增加值6.6亿元,同比增长16.8%,拉动生产总值增长1.66个百分点。二产中工业、建筑业、建安投资三项均衡发力,为生产总值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工业企业增速达20.9%,拉动生产总值增长1.27个百分点,分门类看制造业作用最为突出,增长20.9%。拉动生产总值增长0.84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其次,增长25.8%,拉动生产总值增长0.4个百分点。采矿业较弱增长9.4%,拉动生产总值增长0.06个百分点。19家规上工业企业中贡献最大的是甘肃华贸,其次是绿动新能源和天河酒业。分别拉动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7.6、4.64、1.33个百分点。建筑业方面,14家资质内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6.7亿元,同比增长18.59%,居全市第二位,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4个百分点。贡献最大的是甘肃浩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拉动建筑业总产值增长5.9个百分点。建安投资完成40.72亿元,增长11.7%,拉动生产总值0.2个百分点。
五是商贸业持续活跃。32家限上商贸企业实现零售额6.9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速最高,增长145.5%。15家限下抽样单位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6.6%。限上限下企业协同发力,拉动生产总值0.83个百分点。上年新入库的10户企业实现销售额1.53亿元,拉动限上社零额13.9个百分点。网络零售快速增长,全年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8.1%。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3.08%,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长9.55%。
六是固定资产投资趋于稳定。工业固投完成22.02亿元,同比增长108.2%,拉动固投增长24个百分点。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发挥了顶梁柱作用。民间投资完成25.53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47.5%,同比增长46.5%,拉动固投增长17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完成17.11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31.8%,同比增长42.5%,拉动全县固投增长10.7个百分点;建筑安装工程完成40.72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75.77%,拉动全县固投增长8.9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分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均衡,在库项目数量不足。全年一产完成固投0.93亿元,同比下降26%,下拉固定资产投资0.7个百分点。三产完成投资30.79亿元,同比下降13.9%,下拉固定资产投次资10.4个百分点。目前,结转项目34个(项目23个,房地产项目11个),剩余投资额33.77亿元。在库项目中重大项目和房地产项目建设周期较长,年内投资额有限。
二是采矿业企业产值下滑。2024年全县3家采矿业企业产值一直处于下降态势,累计总产值同比下降22.59%。其中豫龙和万通农牧产值分别下降41.6%和31.1%,下拉规上工业总产值5个百分点。
三是餐饮行业营业额降幅较大。全年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较上年同期下降11.8%,限上餐饮单位有7家营业额下降,(金水源下降12.3%,清河湾下降100%,梦华下降12%,君御下降14.4%,金都下降100%,佳宴下降83.7%,东亭茶宴下降4.6%),营业额占全部限上餐饮业的66.6%,影响全县餐饮行业的增长速度,下拉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个百分点。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主要依靠零售业企业拉动。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全面做好2025年一季度各项经济指标的预判分析工作,一季度全县主要经济指标调度目标为(较市对县调度目标高2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由于受五经普核算数据影响,2025年分季度基础数据及占比较往年将调整变化,市统计局暂未反馈,各行业及三次产业季度占比数还无法精准掌握。因此,我县要尽全力在各类行业上均全面发力,下滑的止稳、上升的提速,着力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确保一季度实现“开门红”。
(一)聚焦畜牧稳一产。农业农村局、果业中心、自然资源局、畜牧中心,18乡镇需重点关注25.93万亩冬小麦和6.22万亩油菜田间管理,确保种粮面积稳定在67.5万亩以上,产量达到18.5万吨以上。高度关关注畜禽存出栏情况,一季度畜禽出栏占一产总产值的89.1%,是一产稳定增速的关键环节,畜牧中心、县调查队要提前开展预判分析,做到点面结合,确保预期实现畜禽出栏26.7万头(只),同比增长18%以上。
(二)突出工业优势增二产。工信局、住建局要加快推进春节后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力争华贸新材料、华盛农业、三义商砼、天河酒业、金坤矿业等19家规上工业企业一季度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4亿元,增速达到12.2%以上,预计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9%以上;14家资质内建筑企业同比增长15%以上。同时采矿业企业止滑趋稳,确保在一季度生产总值核算中采矿业增加值不下拉整体增速。
(三)抓好服务业强三产。一是确保一季度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3.9亿元,增速达到9%以上。二是营利性服务业今年由原来的营业收入加工资增速测算,变更为采用营业收入增幅测算的办法,文旅、人社、发改三家主管部门要高度关注清雄保安、融康农、昊福劳务三家企业的经营收入变化情况。三是非营利性服务业工资今年预计每季度采取全面调查的方式,每季报送时时间紧张、任务量大,所有单位都要安排好专人做好网上申报工作。
(四)强化培育入库纳统添动能。我局将和主管部门对临入规的5家工商企业做好跟踪指导服务,确保达标一户、入库一户。特别是在去年培育的基础上还需继续加大对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限上企业的培育,力争今年实现零的突破,为全县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