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清水县以加快推进水土流失重点治理为切入点,全面加强水土流失预防保护,积极争取谋划重点项目,全面提升蓄水保土监测管理能力,生态底色不断厚植,水土保持引领产业发展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清水县温泉沟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项目涵盖白沙镇、新城乡、永清镇,该项目的实施可使项目区农业基础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进一步促进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提高土地利用率,使林、牧各业协调发展,综合受益人群6000多人。
近日,记者来到项目建设现场看到,小节点绿化即将收尾,正在实施河堤步道铺砖、河堤护坡治理、鸟巢搭建等工程,下一步将启动停车场和凉亭的规划建设。
清水县温泉沟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项目是依托乡村旅游产业开展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项目新建石坎梯田26.97公顷,坡面水系工程1处,护坡工程115米,山顶栈道956米,堤顶生态步道1.16公里,观景平台2处,堤背绿化0.23公顷,封育治理636.09公顷。以流域为单元,清水县按照“山青、水净、村美、民富”的目标,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一体谋划,治山治水治污协同推进,以清洁小流域激活文旅建设“新动能”。实施的温泉沟生态清洁小流域项目,将封育治理、高标准农田提升改造、坡面水系工程、谷坊、护坡工程、生产道路、村庄绿化美化工程等有机结合起来,把桐温大桥—温泉村小流域打造成了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精品小流域。以水土保持建设引领乡村文化开发,带动30户文旅经营个体户户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近年来,清水县持续在流域提质增效治理、夯牢产业基础“宽阔地”上积极探索,主动谋划储备项目6类9个,总投资1.6亿元。坚持“山、水、林、田、路”一体化治理,实施上湾梁和庙山梁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建设梯田5355亩,水保林936.3亩,封禁治理3.62万亩,生产路11.44千米,排水渠7.93千米,田间道路19.74千米,小型水利水保工程2处,使耕地“窄、陡、散”的状况和小农户分散细碎化种植方式得到了根本性改变。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各乡镇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水土保持工程引领乡村产业开发,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能力显著增强。探索“生态+文化”的融合发展模式,持续为乡村“塑形、铸魂”,建成马连湾、上牟沟等集拦泥滞洪和节水灌溉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淤地坝7座。新开工的青莲沟、丰盛沟等5座淤地坝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当中,年底将全面完成建设任务。淤地坝的建设,使坝控范围内的泥沙洪水得到有效拦蓄,进一步改善了土壤物理性状,保障区域内果园、农田灌溉及特色产业发展的需求。截至目前,全县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超过84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双下降”、水蚀风蚀“双减少”的良好态势持续巩固,为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图/文清水融媒记者刘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