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门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立足乡土特色,秉持自然资源禀赋,积极发展青贮玉米种植产业,延伸和拓展产业链条,促进草畜产业提档升级,建立健全完整的“种、加、销”一体的有机循环农业模式,在降低经营风险、保护环境的同时,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探索出一条特色产业促增收的新路径。
在东西协作帮扶资金的支持下,山门镇通过整合帮扶单位帮扶资金、自筹资金等各类资金共240余万元,高标准打造白杨树草畜一体饲草加工基地一处。项目建成后,采取村集体参与、合作社运营、带动农户的“党建引领+帮扶单位+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辐射带动全镇140户农户、18个经营主体种植饲草玉米1500亩,累计收储加工饲草玉米800余吨,带动白杨树村村集体增收15万元左右。饲草加工基地的建成运营,实现了规模化青储饲料生产基地从无到有的突破,以合作社为纽带,与基地、农户结成稳定互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激发合作社和农户发展草畜产业的活力,从根本上拓宽饲草种植户销售渠道、养殖户购草渠道,让群众在家门口受益,增加群众收入。
走进白杨树村饲草玉米加工基地,一台台大型饲草加工设备马力全开、高速运转,成堆的饲草、秸秆被源源不断地送进机器。经过切割、粉碎、搅拌、打包等一系列工序后,它们变成了一捆捆均匀细腻的饲草料。基地的工人们忙碌地穿梭于机器之间,熟练地操作设备,保障生产流程顺利进行。机器的轰鸣声、饲草的切割声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繁忙且有序的生产画卷。“我们计划进一步扩大青贮玉米种植面积,与周边更多地区的养殖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逐步提升白杨树村在周边村和乡镇畜牧业饲料供应领域的影响力,打出知名度,创造更多的财富,助力乡村振兴。”白杨树村党支部书记郭子龙说道。
下一步,山门镇将继续围绕草畜产业发展优势,不断加快草畜产业融合发展步伐,积极争取资金,持续在肉牛养殖扩群增量、饲草种植提质增效、产业企业培育壮大等方面做苦功,推进绿色生态养殖模式,逐步形成以养带种、以种促养、草畜一体的生态循环产业链,为山门镇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