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黄门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主动创稳行动为主线,以社会风险管控为重点,以强化乡村治理为抓手,不断加强社会治理创新,通过对重点人员开展量化赋分,建立红黄蓝预警台账,切实抓牢抓实重点人员管控工作,有效预防脱管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赋分预警量化评等级。按照全镇重点人员实际情况,组织14村(社区)专职网格员对全镇刑满释放人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吸毒人员、涉邪、三失一偏等重点人员开展赋分预警量化评估,围绕十八个方面,结合重点人员实际开展打分,镇平安法治办、派出所、司法所分别对重点人员打分情况进行分析研判,15分以下定为蓝色预警人员,15分定为黄色预警人员,25分定为红色预警人员。
分门别类管控建台账。通过重点人员赋分预警量化评估得分情况,风险等级由低到高确定蓝色预警人员、黄色预警人员、红色预警人员,建立红黄蓝预警台账,进行分类管控,做到分类有依据,管控有台账。同时将红黄蓝预警人员录入平安甘肃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重点人员管理系统。
靠实各级责任定措施。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明确各网格重点人员帮教管控责任,做到“谁主管、谁负责”,确保每一名重点人员纳入管控范围。成立了由村党支部、镇平安法治办、司法所、派出所组成的联合管控小组,定期对重点人员开展排查走访,经常性开展谈话教育,及时掌握基本情况,了解思想动态,评价现实表现,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教管控,确保“人在网中,管在格中”。严格落实定期回访要求,通过上门面对面进行谈心谈话、电话谈心等方式侧面了解掌握其家庭情况、就业情况、交往人员、经济来源等基本情况。同时,根据动态因素变化,及时调整管控级别,做到升降级有依有据,管控服务无缝对接。
落实教育帮救重转化。强化与司法所、派出所、卫生院、民政、妇联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健全协作联动机制,在思想意识、就业安置、困难救助、亲情关怀上给予及时帮扶、救助。严格落实重点人员基本生活、医疗、养老等各方面的社会保障制度,根据重点人员生活状况,对极端困难的家庭和人员,及时纳入低保和临时救助范围;对有技能需求的人员,加强技能培训和就业扶助,引导其重新树立生活信心,走上自食其力的道路,形成重点人群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最大限度消除不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