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songshu/2025-00012
  • 发布机构:松树乡
  • 成文日期:
  • 公开方式:公开
“六覆盖四机制”雷霆出击:松树镇铁腕整治过期食品 筑牢“舌尖安全”铜墙铁壁
发布日期:2025-04-28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要求,构建全链条风险防控体系,松树镇以“六覆盖四机制”为抓手,坚持为办实事宗旨,聚焦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专项突击行动,形成“源头可溯、过程可控、风险可防、违法必究”的食品安全治理格局切实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一、聚焦“六覆盖”强基固本,构建全链条责任闭环

1.宣传教育全覆盖,筑牢思想防线

构建—村—户三级宣传网络,累计悬挂主题横幅20余条,发放《食品安全法》《过期食品危害告知书》等资料1500余份,实现全镇14个行政村、128家食品经营主体全覆盖。同时,中小学校开设"食品安全大讲堂"2场,强化青少年食品安全意识,辐射带动家庭参与,提高辖区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提升


2.合同签订全覆盖,压实主体责任

推行“签约-履责-奖惩"闭环管理体系,与辖区128家食品生产企业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与任务承诺书》,明确"进货查验、临期公示、过期下架"等10项标准化事项。对连续两年获评A级信用评定的经营主体授予示范商户称号,对未落实承诺事项的商户要依法进行整治。


3.证件检查全覆盖,兜牢风险底线

开展“证照资质+安全保障”双查行动,一是对各经营单位营业执照进行检查,确保登记事项、经营地址、经营范围与实际情况完全一致且在有效期内。二是对从业人员健康证进行检查,确保所有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岗位人员持有效期内健康证明上岗。三是对食品加工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责任清单进行检查,鼓励增购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同步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4.排查治理全覆盖,消除隐患盲区

建立“镇级专班督导+村级网格巡查+商户自查自纠”三级联动机制,对校园周边商菜铺、饭店等高风险区域开展“地毯式”排查。重点检查食品保质期、存储环境、进货单据等,对发现的隐患建立台账,实行“清单交办、限期整改、验收销号”闭环管理。


5.违法处理全覆盖,强化执法震慑

推行“首违警示、再违重罚、屡犯取缔”阶梯式执法,针对销售过期食品、篡改生产日期、无证经营等违法行为, 首次违约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并组织约谈培训,二次违约依据《食品安全法》进行罚款并通过镇务公开平台公示,累计三次违约依法启动停业整顿程序,形成“查处一案、警示一片”的震慑效应。

6.责任链条全覆盖,拧紧压力阀门

构建“镇党政领导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两委’包户”三级责任体系,层层签订《食品安全包保责任书》,将食品安全纳入村级年度绩效考核,对履职不力的干部进行约谈提醒,确保“责任到人、任务到岗、考核到事”,全面压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确保责任传导“不衰减”、监管“无死角”。


二、抓实“四个一”精准发力,突击整治见行见效

1.一次专题部署会:谋定而动,细化攻坚路径

召开镇安全生产联席会议,召集市场监管、公安、教育、卫生等部门负责人专题研讨,明确将“过期食品整治”作为当月安全生产重点任务。审议通过《突击检查行动方案》,划定校园周边300米范围6类重点整治区域,组建2支专项检查组,实行“划片包干、责任到组”。


2.一月集中整治行动:靶向施策,根治顽瘴痼疾
针对前期摸排的“食品临期标识不清”“仓储环境潮湿”等共性问题,开展“食品安全规范提升”活动。督促商家设立“临期食品专区”,指导商户建立“提前30天下架预警”机制,对仓储通风、防鼠防虫设施不达标商户下达整改通知,推动硬件设施升级。


3.一月专项突击检查:亮剑出招,直击问题要害

组织镇应急管理所、市场监管所、派出所组成联合执法组,开展为期一的过期食品专项突击检查行动,对松树学周边小卖部、饭店等敏感点位开展突击检查。对于发现的过期速食、调味品等问题食品当即查封。并对涉事商户进行现场约谈,责令限期整改。


4.一次集中销毁活动:公开透明,彰显整治决心

大庄村垃圾焚烧站举行“问题食品集中销毁仪式”,对查获的80公斤过期食品、假冒伪劣商品进行无害化处理。邀请村民代表、商户代表等5人现场监督,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全程录像并留存台账。同步对商户进行警示教育,通过“以案释法”强化震慑效果。


三、健全长效机制,推动食品安全治理常态长效

本次专项行动以“六覆盖”夯基垒台,以“四个一”立柱架梁,累计整改隐患15处,查处销毁问题食品80公斤,全镇食品行业安全风险显著降低。下一步,我镇将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果,实现食品安全治理从“突击攻坚”向“常态长效”转变

一是构建“闭环式”监管体系。 依托“镇村户”三级联动机制,定期开展“回头看”复查行动,每季度组织网格员对营业执照、健康证、临期食品管理等重点环节进行动态核查,确保问题不反弹。同步建立“一户一档”电子台账,通过信息化手段实时更新商户证照信息、检查记录及整改情况,实现监管全程可追溯。

二是深化宣教与能力建设。 将食品安全教育纳入镇域常态化工作,每月开展“食品安全流动课堂”进村社、进校园、进企业活动,重点针对食品储存规范、标签标识识别等内容进行培训。针对食品加工企业,联合第三方机构提供安全生产标准化指导,推动企业完善防鼠防虫、温控仓储等硬件设施,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三是完善执法联动与考核机制。 强化市场监管所、派出所、应急管理所等多部门协同,建立“线索互通、案件联办”工作机制,对重大违法案件实行联合执法、顶格处罚。将食品安全履职情况纳入镇村干部年度绩效考核,对连续两次考核末位的村负责人进行约谈问责,确保责任链条压紧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