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20201027-170033-017
  • 发布机构:清水县人民政府
  • 成文日期:2019-03-21
  • 公开方式:公开
清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19-03-21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2018年,县人社局认真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天水市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等有关文件精神,夯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基础,拓展公开渠道,创新公开方式,加大工作力度,将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以外的,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的政府信息,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网和政务公开栏等渠道和方式,主动向社会进行了公开,并广泛接受社会监督,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工作情况

(一)切实加强领导,完善组织体系。我局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成立了县人社局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局长赵升任组长,党组成员、副局长毛文杰任副组长,各分管领导、局属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政务公开的具体事务,构建了机构健全、职责清晰、协同配合、强化管理的组织保障体系。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积极配合报送有关信息,由局办公室具体汇总协调,负责做好相应的公开工作,并落实专人负责信息公开报送。

(二)规范公开行为,确保及时更新。一是落实各项政务公开制度。在建立健全相关政务公开制度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制度的落实,细化公开范围,优化公开程序,健全工作机制。二是健全政务宣传工作制度。形成了高效畅通的信息发布渠道,确保本部门信息发布的准确及时。建立健全信息采写、收集、报送等管理制度。三是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公开。通过办事大厅宣传栏、电子屏等,及时公开最低工资标准、养老保险缴费标准、工伤人员参保及享受标准、就业岗位及招聘信息等。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我局抓住涉及关键工作、关键环节,突出群众关心、社会关注、与群众利益关系最密切的重要事项,从内容和形式上重点加以深化,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内容。一是加大扶贫信息公开力度。集中发布精准扶贫政策动态等信息,宣传脱贫攻坚成效。及时、迅速向社会各界公布扶贫政策、贫困人口等各类扶贫信息。全年报送扶贫工作动态、扶贫走访活动等各类扶贫信息52条。二是加大就业援助信息公开力度。大力度宣传关于就业再就业、自主创业、就业培训、创业培训等的方针政策。定期摸排统计本地企业用工信息,筛选出适合贫困劳动者就业的工作岗位,公开招聘会信息,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通过公开栏、政务网等公开就业信息22条。三是加大创新人才信息公开力度。积极宣传技能培训、孵化基地建设、引进高技能人才政策,积极宣传优秀创业成功案例,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四是做好办事大厅政务公开工作。各窗口单位从深化政务服务着手,充分利用政务公开栏和告示板全面公开本部门的工作职责、人员信息、办事流程、办理时限、投诉举报电话等内容,给办事群众提供了一目了然的办事指引。办事大厅采取敞开式和一站式服务。五是提供就业规划、创业优惠政策和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在LED电子屏幕中按照人社业务职能,提供了就业规划、政策、措施,创业优惠政策,补贴(小额担保贷款)和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等方面信息,同时针对社会保障业务涉及的人群广、内容多的情况,在LED电子屏幕提供了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等各个险种的政策、办事指南等信息。

三、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理情况

2018年度没有依申请公开事项。

四、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我局设立了专门的依申请公开受理渠道,保证依申请公开能够及时有效受理,并对全部依申请公开不收取任何费用。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2018年,我局未发生针对本部门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案;未发生针对本部门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诉讼案;未收到各类针对本部门政府信息公开事务有关的申诉案。

六、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人员、经费的情况

局机关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全局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没有专项工作经费,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干部均为专兼职人员。

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虽然我局在政务公开上做了一些工作,政务公开执行情况有了较大改善,但我们认为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一是制度机制建设不够。围绕贯彻《条例》,建立完善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信息等制度规范不够,健全公开工作机制不够,将信息公开工作实践上升为制度规范不够,推进公开工作的标准化建设不够。二是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深度不够。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的范围不断扩大的同时,但公开时效性不强、深度不够、质量不高、内容不全等问题,在各领域仍然不同程度存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积极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做好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对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及时与县政务公开办加强联系,强化专职工作人员学习培训,落实责任,按照程序规范操作,确保工作正常开展;二是努力扩大政务的公众参与。积极推进通过信息公开让公众更大程度参与政策制定,大力推进重要政策解读和政策制定工作同步考虑、同步安排,提高解读的针对性、科学性、可读性和权威性,加强重大政务舆情回应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通过信息公开搭建公众参与政策制定、执行和监督的桥梁,畅通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