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魅力清水 > 魅力清水 > 正文

清水:擦亮“轩辕故里 康养福地”公共地域名片

发布时间: 2022年08月12日 16:11   来源: 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预览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开栏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过非凡十年。清水县广大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谱写了清水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画卷。十年间,清水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加快,民生福祉显著提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7月下旬起,清水县融媒体中心全媒体平台开设“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专栏,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清水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方面取得的非凡成就,进一步激发全县人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清水的征程上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创造更多辉煌与荣光。

清水:擦亮“轩辕故里 康养福地”公共地域名片

党的十八大以来,清水县坚定不移兴产业,聚焦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大县、独具魅力的康养福地、底蕴深厚的人文胜地,按照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及其加工业、康养及大健康产业、能储一体清洁能源产业、文旅农康融合发展产业、园区经济和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促进“六大特色产业板块”创新融通,全力打造“轩辕故里 康养福地”公共地域名片。

近年来,清水县着力构建以县城为中心的全域旅游核心区,着力打造文旅农康融合发展产业板块,累计建成“治未病·清水中医养生馆”50家,新建“口袋”公园5处,夯实了文旅农康融合发展基础。深度开发保健酒、沙棘汁、养生药膳等保健饮品食品10种。研发仿古博山炉、仿孩儿枕、艾草养生枕等特色文创产品25种,集中展销文旅农康特色产品130多种,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产品支持。围绕文旅基础设施提升,采取建设文旅农康产品展销馆、配套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观光车等措施,着力打造了汤浴温泉、花舞北山、香怡南塬、邽山生态园等一批文旅农康融合发展示范区。

盛夏的清水,碧水淙淙绕城而过,鲜花盛开绚丽烂漫,树木繁密绿茵浓郁。徜徉在夏日的花舞北山,穿行于绿荫满地的步道,悠然漫步且听风吟美好如斯,足以温柔整个夏天。

今年,花舞北山成为清水热门景点,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打卡。景点“有声有色”,餐车“有颜有食”,市民和游客游花海、品小吃、穿汉服、拍美照,流连忘返。

“花舞北山是我们按照县第十六次党代会提出的聚力打造文旅农康融合发展产业板块的目标要求,深度挖掘文化底蕴、农业特色、生态优势、康养资源,着力打造清水健康养生型旅游品牌的重要示范点之一。今年,花舞北山园内实施生态绿化1.4万亩,栽植各类苗木花卉107万株,建设丁香、月季、薰衣草、桃花、竹子等主题公园5处,黄桃采摘基地1处,修建自驾观光车道5公里、健身观光步道5公里、七彩网红路1公里、观景平台2处、凉亭2座。”清水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贠惠玲说。

今年,清水县从南阳引进果汁阳台、金凤凰、绯扇等26个名优月季品种,在月季主题公园栽植10万余株,并在园区内人行步道栽植藤本月季、蔷薇3公里。繁花似锦、诗情画意的花海画卷已初具规模,广大市民有了赏花观景、休闲娱乐、健身康养的好去处。

市民吴建英一大早就到花舞北山游玩,“走到山上,满山青青绿绿,蓝天白云,心情很舒畅,很高兴。环境好,心里舒服就想拍照、拍视频,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旅游景点。”

“这里风景好、环境好,紫色薰衣草很好看。优美的环境让我练习葫芦丝更容易记住,心情也很好。”市民赵菊芳说。

香怡南塬田园综合体是清水县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康养大健康产业,打造观光农业、创意农业、会展农业,全力推动文旅农康产业全面发展,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具体行动。

“清水县香怡南塬田园综合体是通过流转土地的方式精心谋划打造的集观光休闲、旅游度假、农事体验、网红打卡为一体的赏花览景疗养区。该功能疗养区充分利用月季、芍药、玫瑰、大丽花、万寿菊、油菜花的观赏、保健、体验等资源价值,繁育花卉苗木1000亩,种植油菜花1000亩,运用植物不同颜色建成天女散花立体图案花境1处,疗养区配套道路全部贯通”。清水县自然资源局高级工程师、香怡南塬项目负责人刘军辉说。

为了突破花卉苗木种植瓶颈,打造文旅农康融合新模式,清水县自然资源局采取统一栽种、统一管理、统一规划设计等措施,整合县城南山8大塬土地资源,种植油菜1000亩,繁育花卉苗木1000亩。香怡南塬花卉苗木种植成为清水县打造文旅农康融合助推清水康养旅游的“试验田”,是清水县重点打造的又一个康养及大健康产业的生态功能疗养区。

“香怡南塬赏花览景生态功能疗养区是清水县积极融入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依托县域资源禀赋,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创意农业、会展农业、印象农业,把‘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聚力打造10亿级康养及大健康产业集群的重要举措。该功能疗养区月季、芍药、玫瑰等疏肝解郁、养血敛阴、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祛风化痰、清火解毒,将进一步延长‘治未病’链条,推动‘文、旅、医、养、食、居、动、购’文旅农康全要素发展,打响‘轩辕故里,康养福地’地域名片和‘亲水赏花治未病、乐我养我育新我’旅游品牌。”清水县健康产业中心主任杨鸿说。

香怡南塬将建成集观景与民俗为一体的管护房2座,配套灌溉、人饮蓄水池3处。完成地埂、坡面、坟墓周边绿化工作。启动建设停车场、旅游公厕等基础设施,配套旅游观光车、移动小吃车等业态,为市民和游客休闲娱乐、旅游赏花、徒步健身再添一处生态花海基地。

2021年以来,清水县瞄准未来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趋势,抢抓国家和省市扶持中医药产业发展机遇,依托清水文化、生态、温泉、中医药等资源优势,提出打造“轩辕故里·康养福地”公共地域名片和“治未病·清水中医养生馆”特色品牌的战略部署,大力推进中医养生馆建设,加速医养、康养、养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着力打造黄河上游康养及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先行区,助力“健康清水”建设,引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走进牛头河风情园8号楼的县医院治未病•清水中医养生馆,大厅内健康调理师正在为顾客介绍理疗养生项目,身后博古架上陈列了艾草、香包、养生枕、香菇等清水特色农特产品,整体装饰古香古色,独具一格。

来到头疗推拿理疗室,健康调理师手法轻盈,用双手拇指点按神庭穴、头维穴、百会穴、四神聪穴等。头部作为人体的第一生命线,有近50个穴位,14经络中有7条阳经全部交汇头部。头疗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疲劳,调理肝火旺导致的眼干眼涩。

健康调理师安媛媛向记者介绍说,“清水县康养中医养生馆的特色是瑶浴泡澡、十二经络、头疗。瑶浴泡澡产品由三十八味瑶药秘制而成,它是瑶族流传了几千年的秘制古法。十二经络可以调动身体的气血循环,调理五脏六腑。足疗可以减压,调理身体亚健康。”

“治未病·清水中医养生馆”建设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行业指导的原则,按照统一理念、统一标识、统一风格、统一基础诊疗项目、统一定价的要求,突出标准化、品牌化,以中医院、县医院为龙头,以乡镇为依托,带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年内计划建成“治未病·清水中医养生馆”50个。截至目前,已建成30多个,预计10月底前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营。

已运营的中医养生馆配备了熏蒸机、诊疗仪、艾灸治疗仪、蜡疗仪等10余种中医理疗设备,主要开展拔罐、中药熏蒸、艾灸、针灸、蜡疗、穴位贴敷等10余项特色中医养生项目,共配备中医主治医师28名、中医执业医师42名、针灸推拿师30名、康复理疗师20名、护士18名。目前,日平均接诊量可达600人次,50家中医养生馆全部建成运营后,日平均接诊量可达900人次。同时,以全县中医骨干力量和“治未病·清水中医养生馆”从业人员为核心,组织成立了清水县《黄帝内经》“治未病”学术研究会和清水县养生协会,针对老年人、妇女、慢病患者、康复人员、职业病人群等重点服务人群的健康需求,深入研究《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挖掘整理民间健康食谱,自主研发出红豆薏米茶、枸杞菊花茶、枸杞龙眼茶、五味桑叶茶、热敷包、熏蒸包、足浴包等康养产品10余种,待论证合格后将依托中医养生馆和宾馆饭店等途径向全社会大力推广使用,切实打响“治未病·清水中医养生馆”特色品牌,打造西北地区中医治未病中心,加速推动康养及大健康产业持续发展。

近年来,清水县把康养与旅游紧密结合,大力倡导“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治未病核心理念,探索“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四季养脾胃”的康养模式,加快推进治未病·清水中医养生馆建设,全面开展拔罐、中药熏蒸、艾灸、针灸、蜡疗、穴位贴敷等10余项特色中医养生项目,让“治未病·清水中医养生馆”遍地开花,全力打造文旅农康融合发展先行区和文旅名县、生态优县。

坚持“以农为基、以康为根、以文为魂、以旅为媒”的工作思路,着力打造文旅农康融合发展产业板块,大力推进半夏、连翘等道地药材深加工,深度开发核桃、沙棘保健饮品食品,不断延长产业链。积极培育以旅居为主、医养康养结合的养老产业,打造独具特色的大健康产业体系,让“轩辕故里·康养福地”成为清水的“金字招牌”。

“十四五时期,我们将推进文旅农康融合发展。精心打造轩辕故里文化品牌,着力放大'文化+’效应。深度开发香怡南塬田园综合体,加快建设北山生态公园,建成以县城为中心的全域旅游核心区。坚持以'旅游+’引领产业融合,积极培育新型业态,推动'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发展。大力发展美丽经济,强力推进万寿菊全产业链、艾草加工、月季育苗等特色产业建设。精心打造'亲水赏花治未病、乐我养我育新我’全域特色旅游线路和精品项目,加快走出一条文旅农康融合发展的新路子,不断擦亮'轩辕故里.康养福地”公共地域名片。”清水县文旅局局长黄浩文说。(图/文 王丹 王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