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县科技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科技局的大力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县第十六次党代会、2022年全县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强工业、强科技、强县域行动,认真谋划安排部署,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1.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全面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今年以来,科技局党组始终把抓基层党建工作放在首位,时刻以党组中心组学习、“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等形式把政治理论学习常抓不懈,及时学习贯彻习近平在中央党校中青班开班仪式上的重要讲话,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县第十六次党代会、2022年全县工作会议精神,通过领学解读、发言讨论、心得交流,不断提高了全局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为全新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夯实了坚实的思想保证。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年活动,按照方案要求,明确步骤任务,认真排查问题,深刻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落实整改措施,坚持即知即改和长期整改相结合,不断把党员干部职工作风建设推向深入,全局干部职工工作热情空前高涨,机关作风明显好转。
2.深入贯彻省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力促强科技行动高质量推进。全县紧紧围绕甘肃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大力实施强科技、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四强”行动精神,全县上下认真学习研究,精心谋划,全面安排部署。紧密结合清水科技创新工作实际,立足方案35项重点工作任务,及时制定提出18条贯彻落实措施意见,明确工作任务,做到有的放矢。紧紧围绕技术研究开发、成果应用推广等5大方面科学谋划安排,科学制定省级“强科技”缺口补助445万元资金使用方案,充分发挥省补资金拉动作用。
3.确立强科技行动统领地位,突出科技进步年活动有力抓手。全县上下进一步明确增强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攻坚关键核心技术、提升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科技创新统领地位。突出“科技进步年”活动有力抓手,积极启动实施强科技行动“科技进步年”活动“十个一批”工程,全力建设红堡生态工业园中小企业孵化园,充分发挥人才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核心作用。紧抓林果栽培、万寿菊种植和白酒酿造等重点产业建设,争取谋划实施强科技计划项目,使科技项目成为全县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和助推产业建设的催化剂。重点启动研发康养包、脱脂营养粉等10项具有县域特色的新产品,引进培育沙窝萝卜、黑番茄、甜葱、万寿菊等15种农业新品种,加快新一轮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实现产业提质增效。为强科技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4.明确科技项目创新主体,全力加快科技项目实施力度。紧扣强科技行动,近三年来,清水县争取实施省市级科技项目14项117万元,通过项目验收转化科技成果22项。并在全力组织实施好续建5项60万元省市科技项目的基础上,打破常规组织实施县列科技计划项目,于前半年征集第一批《清水县半夏品系规范识别与特性应用研究》等县列项目23项,通过专家评审,以自筹方式立项实施14项。紧急启动实施强科技第二批县列科技创新项目,重点突出种业工程类、工业技术研发类、康养新产品研发及大健康产业类、农业新技术示范类、医疗卫生类和成果应用推广类,在技术研究开发方面初步拟定实施《清水县冬小麦良种培育项目》、《清水县用干冰技术清洗核桃巧克力生产设备控制巧克力水分项目》等26个科技创新项目,紧扣成果应用推广方面初步拟定实施《清水县艾草新产品研发项目》等5个科技创新项目。强科技专项的组织实施,必将为清水科技创新助推强县域行动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4.积极培育电商“双创”主阵地,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新活力。加强全县众创空间运营管理,不断提升“省级众创空间”双创服务能力。加大县级众创空间培育力度,新培育发展智汇通、农发、牛贝贝等县级众创空间3个,积极推荐争创“市级众创空间”称号。继续推荐清水集群公司市级“融通众创空间”积极争创“省级众创空间”称号。充分提升各级众创空间电商创新创业服务培训,结合全县电商销售和网络直播平台等新媒体,开展了科技示范户和社会创业青年等创新创业电商培训100人次,通过线上线下完成订单3.5万单,实现交易金额500万元。
5.积极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夯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2022年,深入企业扩大宣传引导,积极培育甘肃省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夯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通过与工信、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的密切配合,筛查全县中小企业350余家,针对企业自身发展需求,主动上门服务对接、宣讲科技创新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在激发自身主体活力的同时,不断加大研发人员、经费、重点实验室的投入力度。已组织药鑫药业、农发公司等11家企业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网上提交工作,目前已有2家认定成功。初步确定集群电子商贸有限公司、鑫林洼农业等中小企业3家申报认定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已完成网上提交待审核批复。积极指导培育汇涛蜂业、兆达农业2家企业争创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各项工作正在高效推进。加大企业开展技术合同交易,至目前已完成技术合同交易认定登记1亿元,达到了任务过半的目标。
6.加强东西部科技协作,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加强与河北区科技局的密切联系,通过线上对接、签订对口帮扶协议等多种形式,分析研判我县农业产业技术和服务需求,发挥东西部协作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的带动作用,积极深入基层调研论证,以蔬菜新品种引进、万寿菊种植、果树栽培、农产品加工、畜禽养殖等产业新技术推广为科技合作切入点,组织实施《清水县蔬菜新品种引进示范项目》《清水县白驼镇林屲村白灵菇示范育菌种植技术开发试验项目》等项目7项。及时深入项目现地,跟踪督促,项目实施规范,进展顺利,成效明显,已完成资金报账60%。
7、深入推进科技人才引领乡村振兴,不断加快科技示范推广步伐。局党组选派驻村帮扶工作队进驻白沙镇元坪村、马沟村两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及时监测已脱贫易返贫监测户和一般困难易致贫边缘户户内情况,时刻入户监测掌握患大病人口发病住院报销、公益性岗位上岗工作等情况和家庭经济收入,为防止两类户返贫打下坚实保障。从紧盯扶持产业发展、推广先进实用新技术等方面入手,细化帮扶措施,按照白沙镇农村农业工作总体布局,发挥村集体合作社带动作用,对全村撂荒地进行流转入股复耕种植,有组织发展生猪养殖、核桃栽培、青饲玉米种植和小杂粮种植等产业发展,积极发展壮大群众和村集体农业经济收入。同时,依托省市列科技项目积极建立白驼镇林洼村白灵菇科技示范园等6个科技示范基地,全县建设各级各类科技示范点22处,引进新品种26个,推广新技术33项。完成科技骨干培训850余人(次)、普及型培训6300人(次)。并加大科技宣传力度,上报各类科技信息40余条,市县采用22条。结合“2022年科技活动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疫情防控”等开展科技知识集中宣传活动6次,散发科普宣传等资料3500余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科技创新经费投入严重不足。R&D经费投入是省市衡量一个县区科技创新水平唯一的定性指标。由于县财政十分困难,目前只预算科技示范推广经费和科技奖励经费共计10万元,远远达不到省市硬性要求的财政科技投入指标。
2.科技人才队伍良莠不齐。全县专业技术人员承担科学技术研究的农业领域人员相对较多,但领军高层次科技人才匮乏,科研成果少,大部分技术人员知识老化技术陈旧,科技人才增长赶不上现代化的需求。尤其是企业严重缺乏科技人才,编写申报省市科技项目文本质量差,简单粗糙,无法与其他县区项目文本相竞争。
3.全县科技创新体系还不健全。全县科技协同作战机制还未形成,各职能部门还是单打独斗,各自为阵,没有真正形成助推科技创新的合力。基层创新成果支持奖励制度还不健全,全县工农业产业对基础性、前瞻性的关键技术研究还停留在企业自身的努力。
三、下阶段重点工作及措施
在后半年的工作,清水县将立足县域科技工作实际,抢抓全省强科技行动的重大机遇,积极对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不段请示汇报,积极协调两办统筹各乡镇各部门,再添工作措施,持续发力,坚决打赢强科技行动攻坚战,力争超额完成市局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指标。后半年突出抓好一下工作:
1.力争增加县级财政科技投入。加大给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请示汇报力度,积极争取县级科技经费投入,力争增加科技经费100万元,彻底解决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的困境。
2.大力提升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力度。加强部门沟通协调。加强与税务、财政、统计等部门的沟通,形成共同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和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健康发展的合力。建立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库,按照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三个阶段,分阶段、分层次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工作。
3.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健全联系企业包抓工作协调机制,实现各类科技资源共享,形成合力,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年底争取和组织实施企业为主体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通过项目实施带动新技术、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全面树强企业强科技行动的主体地位。
4.积极组织实施好强科技项目工作。充分发掘本地资源优势,围绕我县主导产业,精心储备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科技项目,做好强科技项目库建设和储备。帮助指导企业做好项目选题及申报材料的核查把关,不断提高项目申报水平。强化监督重管理,加强对今年强科技重点项目实施的跟踪管理,对项目实施情况监督检查,严格执行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规范项目经费的使用和管理,确保强科技项目顺利实施,不断提升全县科技创新水平。
5.全面提升科技服务工作水平。注重调动科技局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围绕一切服务社会发展的工作理念,充分调动局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深入企业调研了解存在困难和问题,帮助解决问题困难,全方位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不断提升全县科技创新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