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清水县永清镇苏屲村,漫山遍野的苹果树上,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圆润饱满,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果香,果园与蓝天白云形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丰收新画卷。对于苏屲村村民来说,这片一望无际的果园孕育的不仅是香甜可口的果实,还孕育着一个村子美好的未来。
在一片果园里,记者见到了正在忙碌的果农苏耀刚。苏耀刚是苏屲村村民,大半辈子忙碌在田间地头。在他看来,现在种地和以前种地已经大不相同了。
“我爸那辈种苹果收益都不好,果型色泽都达不到要求,价格也很低。这些年,更换了新品种,村上还经常组织开展果农培训会,种植技术提高了,苹果的品质也有了保证,价格也越来越好。”苏耀刚说,苏屲村苹果种植历史悠久,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全村以种植苹果为生,村民日子过得相对宽裕。但到了九十年代末,果树开始生病腐烂、出现枯枝等现象,又遭遇病虫害。虽然村民想了许多应对办法,但由于当时的科技水平不高,最终村里的果树“全军覆没”,大家只能改种粮食等农作物。
2014年,村上组织村民召开了三次群众代表大会,经过大家反复商议,决定再次种植苹果。村两委对东梁山的零星土地整合了1460亩,依托合作社,集中连片种植苹果。
如今8年过去了,当初栽下的小树已经进入了盛果期,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现在果园亩产在5000斤左右,按照每斤1.5元算,一亩苹果也能收入7500元左右。”苏耀刚说,下一步,他将继续扩大规模,带领更多的村民致富。
时下,正值万寿菊采摘的季节,在苏屲村万寿菊种植片区,到处都是鲜花盛开的场景,漫山遍野的金黄色花朵,不仅是田野上一道亮丽的风景,更为百姓增收致富带来了新的希望,成片的万寿菊成为百姓致富的幸福花。
在田间地头,记者看到数十名村民背着背篓,双手娴熟地将朵朵菊花摘入篓中,一袋袋装满菊花的麻丝袋堆放在路边,等待称重装车。
“花开得盛,手脚麻利点一天能赚100多元。”采摘万寿菊的苏屲村村民刘建芳说,中午天气太热了,她们早上6点采摘到10点,下午3点半采摘到7点半,一天采摘8小时。
“家里有老人,我不能外出打工,在门跟前摘点万寿菊,挣些零花钱,又能照顾老人。”刘建芳说。
“这十年间,村里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大家开始种苹果、花椒、万寿菊,今年咱们村一口气就种了800亩的万寿菊。依靠这些经济作物,村民的钱包越来越鼓了。”苏屲村党总支书记苏连科说,特色产业不仅撑起了村民的致富梦,它还是最好的装饰品,春天绿了大地,夏季香了山间,秋天美了田野。
记者手记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无论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还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发展都是“根与魂”,牢牢抓住这个“牛鼻子”,因地制宜、因村施策,走出一条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就一定能够以产业兴旺让农民群众挑起“金扁担”,端牢“金饭碗”。